牛策略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一季度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
人形机器人、无人机、X荧光光谱仪、AI智能体、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取得突破;AI手机、AI电脑、AI电视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不断走进千家万户;以5G、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,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.2%;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,截至3月底,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.5万个……4月18日,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,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开局,切实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“压舱石”的作用。
当前,外部环境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明显上升,全球贸易体系和规则被严重损害,给全球经贸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极大不确定性,也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。谢少锋表示,下一步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超前布局未来产业;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;坚持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高标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瞪羚企业等,以优质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;坚持高质量供给,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着力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保持工业经济向稳向好发展势头。
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
最近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火爆“出圈”,激发了全社会的应用热情和创新活力,这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的现状。其中,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,近年来,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牛策略,成效突出,亮点纷呈。
谢少锋介绍称,目前,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基础层、框架层、模型层、应用层的完整的产业体系。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,建成钢铁、煤炭等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,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,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的榜单,创造了“中国速度”。
“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、AI电脑、AI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,实现了‘智’变升级。”谢少锋表示,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已经实现了“站得住、走得稳、跑得快”,正加快从“舞台上动起来”向“工厂里用起来”转变,既能演杂技、扭秧歌,也能搬重物、拧螺丝,在制造业的应用场景加快落地,例如辅助汽车生产线装备作业、助力智能分拣搬运等。
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,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。谢少锋表示,下一步,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,一手抓供给,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攻关;一手抓应用,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升级。同时,要建生态,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,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
积极打造提振消费新模式新场景牛策略
消费品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四分之一,是工业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。近期,中办、国办印发了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,明确提出“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”,这是增加优质供给、提升消费品质的重要举措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、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部门协调联动,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的消费需求。着重抓好“三升”:一是在供给端促进产业升级,发布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,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,系统开展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建设,组织举办消费名品大会,以优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。
二是在消费端促进市场升质,加力扩围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,持续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,推荐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典型案例,积极打造提振消费新模式新场景,有效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。
三是在环境端促进消费升温,组织开展消费名品全国行、纺织服装“优供给 促升级”“吃货季”等促消费活动,协同有关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管,着力营造良好市场消费环境,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、认可度和满意度,筑牢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。
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
今年以来,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推动信息通信业平稳有序发展。一季度,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7.7%,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469亿元。
当前,网络基础持续夯实,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称,已累计建成5G基站439.5万个,实现“乡乡通5G”,行政村通5G比例达90%。在千兆光网“县县通”的基础上,启动开展万兆光网试点,在全国86个城市的168个小区、工厂和园区试点部署。
网络建得好,还要用得好。谢存表示,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拓展5G等网络普及应用。其中,在个人用户方面,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.68亿户,千兆宽带用户达到2.18亿户。在行业领域,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全国建设项目超1.85万个,累计遴选700家高水平5G工厂。
谈及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点安排牛策略,谢存表示,下一步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工作部署,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,在广度、深度、力度上下更大功夫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深度上下功夫,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,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、标准制定、中试验证和产业落实,加强通信、感知、智能、计算等融合技术突破,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。在扩大电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上下功夫,有序推进首批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,适时研究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,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经营电信业务。
引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